首页>书库>九龙密码>第三十六章 三清观

第三十六章 三清观

当年的那些科学家并不是书呆子,他们很清楚当时的国情,于是带头的秦终胜则是打了一个反差。当时的伪满洲国,那可是鬼子的天下,由于岛国国内信奉佛教的人比比皆是,所以秦终胜才决定化妆成和尚运送那批货物。

而等到了东北地区,他们则是又悄悄地将货物移送到了道教的道观。而留下的资料里,只记述到化妆成和尚运送货物的事情,并没有继续写下去。所以,如果不是因为王盼石爷爷留下来的那份羊皮纸的话,恐怕联合国际的人会始终认为货物极可能藏在某个庙宇之内。

没办法啊,华夏人的智慧基本都逆天了。

会议室中,几个人看着羊皮纸上的字都很高兴。而苏青阳看到之后更觉得北京人头骨能够被找回简直是手到擒来,因为三清观不是别的地方,正是北城著名的旅游景点医巫闾山上的一座道观。

相传武当掌教张三丰出生在距离北城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黑城县,而后到了北城的三清观做了三年道士,而后游历天下,最后到了武当山,成为了一代宗师,甚至是一代传奇。

“这地方我知道,离咱们不远,就在闾山上。”

有了苏青阳的话,秦越很是高兴,因为他马上就可以把京都房子区北京人头骨委员会的人情还完了。

张志通开着车,苏青阳坐在副驾驶,左后侧的领导位坐着秦越,旁边是王静。其实也不用苏青阳带路,因为顺着马路一直向西走就能到医巫闾山的山门。上山之后随便问工作人员都能找到三清观,苏青阳跟去也是做好自己最后的工作。

华夏的五岳可谓是响彻国内外,然而在五岳之下还有五方镇山,即东镇沂山、西镇吴山、中镇霍山、南镇会稽山、北镇医巫闾山。

医巫闾山简称闾山,成名甚早。据传说,早在舜帝(颛顼)将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时,游历大地,封了五大镇山。唐伟先生所撰写的《论玛瑙与玉的关系》一文中,详细论述了医巫闾山是黄帝之孙颛顼大帝的葬身处。

由此可见,医巫闾山虽然为小山脉,但名气和传说相比起五岳来并不显得有多差。

而华夏文化的根源可以追述到伏羲时期,是道文化的初始状态,所以闾山也是道教名山。

经过了二十分钟的车程,秦越一行人到了闾山的山门。医巫闾山是北城当地的著名景点,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,所以想进去的话也肯定要付门票钱。

不过秦越他们来可不是来旅游的,在给当地旅游局局长打电话之后,四个人大摇大摆地上了车,继续上山,直到前方没有了公路,才停下来。

“顺着这条小路向上走,翻过前面的山坡就到地方了。”苏青阳说着已经向前走去。

闾山的游客路线并不多么陡峭,所以对于秦越这个中年人来说也不怎么累。半个小时之后,几人来到了迎客松的平坦地带。

现下是初秋,并不是旅游旺季,不过当地的居民则是没事来这里转转,欣赏一下家乡的美景,到这里的人经常能碰到国内外摄影协会的摄影家们在采风。

简单打听了一下,几个人很快就找到了三清观。

和张志通想象的有很大不同,三清观并没有彰显出多么旺盛的香火,而三清观的面积也似乎不大。

院子之中,一个青年道士正在扫着落叶,当看到苏青阳四个人走进来之后也只是象征性地点点头,而后继续扫地。

苏青阳带着秦越三人直接走进了大殿,在大殿之中,一个中年道士正坐在门边看书。

“道长。”苏青阳上前轻轻鞠了一躬说道,“请问这里是哪位真人的道观?”

中年道士放下书,上下打量了一下苏青阳,面到微笑地问道:“敢问施主可是来寻一样东西的?”

一听到这话,王静显得非常意外,紧紧抓着苏青阳的胳膊跳了好几下,说道:“好哥哥,他太厉害了,竟然知道咱们是来干嘛的。”

“道长。”秦越走上前,同样很恭敬,说道:“我姓秦,不知道道长可是管理三清观的真人?”

“呵呵。真人不敢当,不过我师傅他老人家已经恭候各位多时了。”说着,中年道士便站起了身,说道:“请几位随我来。”

中年道士将苏青阳四人带进了后殿,这里只有一个小院子,一个看上去身子已经有些佝偻的老人正在那里逗鸟。

“师傅。”中年道士叫了一声,见那位老道士看了过来,自己也告退下去。

“敢问真人如何称呼?”秦越恭敬道。

“几位便是来取东西的吧?”老道士没有直接回答秦越的问话,而是开门见山问了一句。

“实不相瞒,晚辈叫秦越,是咱们国家文物调查科的负责人。”张志通偷偷看了一眼秦越,心里有些纳闷。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秦越直接在一个外人面前报出了真实的身份。

不过让几个人有些震惊的是,这个老道士竟然是恍然大悟一般,频频点头,似乎知道文物调查科的名号。

“秦终胜是你的什么人啊?”老道士问道。

苏青阳三个人看了一眼秦越,心里也都知道,要是按照姓氏判断的话,这个秦终胜可能和秦越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。

“他老人家是我的爷爷。”

老道士又点点头,问道:“口说无凭啊,怎么能证明你的身份呢?”

秦越显得稍微尴尬了一下,不过在张志通看来这可是难得一见的事情。他跟了秦越十年了,从来没见过他这种表情,显然是被别人玩了一把。

张志通刚想上前找老道士去理论,却被苏青阳给拉住。看了看苏青阳,张志通并没准备就这么傻站着,想挣脱开抓住自己的手,但是还是没能逃脱出来。

“没用的。”苏青阳摇摇头对张志通说道。

“对对对。”老道士笑道:“呵呵呵,这位小哥倒是有眼力啊。只要你们能拿出证据来,我自然把东西双手奉上,不然就算把这闾山炸平也找不到。”

“真人想要什么证明呢?”秦越问道。

“简单。”老道士倒是说的轻松,“现在不都流行讲究科学嘛,拿出你和秦终胜老哥的血缘关系证明,就行。”说完,老道士又转过头去继续逗鸟了。

秦越觉得老道士的话有些荒唐,这年头谁会和爷爷辈的人做亲子鉴定,这样的人太少了。而苏青阳的注意力则是在“老哥”两个字上,听上去老道士和秦越的爷爷是同辈的人,难道这老道士已经一百好几十岁了?

苏青阳想着又打量了一下老道士,忽然露出了笑容,点点头。

听到举动在王静看来非常好奇,小声问道:“好哥哥,怎么那么开心啊?是不是看到秦科长遇到困难没办法了?嘿嘿,跟你说,我也有点幸灾乐祸呢。”

这小丫头可谓是投其所好,其实她一项顽皮淘气,秦越和张志通也不在意,毕竟一到正经的工作之中,这小妮子的效率还是非常高态度非常严谨的。

“哦?”老道士转过头来,看着苏青阳,乐呵呵地,说:“来来小哥,看看这鸟怎么样?”

苏青阳也不含糊,上前和老道士一起逗鸟。

张志通走到秦越身边,低声问道:“科长,这老道是找茬吧?”

“也不能怪人家。”秦越说完就走到了老道士的身边,很客气地说:“真人,要是血缘关系的证明还真没有,不过您看看这个。”

秦越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玉,上面雕刻着花纹。由于角度和光线问题,苏青阳并没有看清楚那上面刻的是什么,不过看旁边老道士的反应就知道他认识这个物件。

“哈哈哈,好了好了,不跟你们闹了,都进来吧。”老道士将鸟笼子递给了苏青阳,招呼几个人走进屋。

“哎呀,我这岁数了没人愿意跟我开玩笑,好不容易把你们给等来了,所以我老头子也过过瘾。来来,请坐,呵呵。”老道士自己上了炕,盘腿就坐了上去。

“文物调查科?哎呀,你爷爷那时候不叫这个名,叫中华文化祈福会。”

苏青阳只是静静地听着,不过张志通和王静倒是比较感兴趣。在他们的记忆中,关于文物调查科的历史资料相对较少,从来没听说过中华文化祈福会这个名字。

于是,老道士就将秦终胜等人化妆成和尚找到了三清观的事情说了一遍,而这一批货物,也真真正正的在三清观,至今未变。

只是他们都不知道王蜜儿的父亲就是王盼石,而王盼石就是当时中华文化祈福会的那个王姓科学家。

“没想到,竟然是这回事。”秦越感慨了一句。

“是啊,天意啊,当初他把东西交给我师傅,现在你来到我这取走,嘿嘿,有意思。”老道士哈哈一乐,忽然看向了坐在椅子上的苏青阳。

“来啊这位小哥,坐我边上来,赶紧歇一会,一会还得干体力活呢。”老道士对苏青阳诡异的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