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相关 (105)

备兵员。而其实我们需要的兵员人数只有三十名。据于科长介绍,特卫局挑兵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那

就是不到最后一刻,谁也不知道是哪三十名应征青年,能够有幸被选入特卫局。这样一来,预选的六十名优秀青年当中,将会有三十名成为孤魂

野鬼,不仅去不了特卫局,反而与其它部队失之交臂。由于往年有过类似的例子,因此武装部副部长找到于科长协调,看看是否能打好提前量,

早些把特卫局兵员名单定下来。这样的话,六十名青年当中被淘汰下来的三十名,还有机会被推荐到其它部队走兵。否则的话,这三十名优秀的

应征青年,势必将成为孤魂野鬼,成为特卫局挑兵的牺牲品,连穿上军装的机会都没有了。这不相当于坑害了他们吗?

但是于科长却一再表示,特卫局接兵一向如此,等别的部队接兵走光了,特卫局才会宣布最终定下来的兵员名单,启程返京。拉长时间的做法,

意义重大,本来接兵时间就有限,因此更有必要了解每位兵员的家庭背景和其它情况,确保兵员的可靠性和纯洁性,优中选优。

武装部再次对特卫局这种霸王式接兵方法,表示无可奈何。

然而今年刚刚上任的武装部部长,不知是受了谁的鼓动,反复地就这件事,跟于科长交涉。结果双方都没有让步,以至于逐渐演化成了一个不可

开交的矛盾。

武装部部长不敢明着较真,反而是暗中鼓动其它部队的接兵干部,轮番给我们施加压力。

其实就我而言,我觉得这种事是我们理亏。打着特卫局的名号,我们独揽挑兵特权,可以随便挑选优秀的应征青年。但是在这六十名预选兵员之

中,势必会有三十名优秀青年与军营无缘,既会被特卫局淘汰,也去不了其它部队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相当于间接地毁掉了三十名青年的前途和

命运。

事态进一步扩大化,甚至是这六十名队员当中,有不少家长开始通过武装部的关系,找到我们,一方面试图疏通一下关系;另一方面也就此事的

矛盾点进行咨询和讨论。

但于科长还是顶着阵阵压力,坚持到了最后。

11月中旬,我们开始对这六十名预选兵员,分别进行严格的政审。

而就在这个时候,我才明白了姜副团长安排我来接兵的真正用意。那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!

###164章 巨大阴谋

特卫局的政审工作,可以说是滴水不漏。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社会新时期,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讲,‘贫农’出身的应征青年,更具竞争优势

。我们备选的六十名应征青年,全部是‘贫农’出身,其中有四十名家在农村,二十名家在县城。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,就是挨家挨户进行家

访,并要走访所在地的派出所、街道办或者村支部,以及其就读过的各个学校,从小学一直到最终毕业的学校,一个都不能落下。按照安排,应

征青年们都要到曾经就读的各个学校开证明信,我们根据证明信和派出所的资料,对其就读学校进行走访,对应征青年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,逐

一详查。其次,我们还要走访应征青年的亲戚朋友关系,七大姑八大姨,一个不落。可以说,工作量相当巨大。

当然,武装部也帮助我们做了不少工作。很多资料是通过他们收集来的,而且,武装部每天都会安排两名工作人员,开车载着我们进行走访调查

。这样一圈儿下来,六十名预选兵员,只剩下了四十名。被淘汰的二十名当中,有的直系亲属在国外定居,或者加入了外国外籍;有的在台湾等

敏感地区有亲戚关系;还有的在学校里有不良前科,或者在派出所有打架斗殴等不良备案;也有的是‘富农’或者‘中农’家庭背景,在填写资

料时却隐瞒为‘贫农’;甚至还有人祖上曾给日本鬼子做过翻译……诸如此类,一经发现,坚决淘汰,没有商量的余地。你可不要小看‘贫农’

和‘中农’或者‘富农’背景出身的影响,在青年应征入伍时,这三种出身背景,关系重大。尽管政策上说是无论出身背景贫富与否,都没有高

低贵贱之分,政策上也没有明文规定这三者有何区别,但是在实际落实起来,‘贫农’二字则是一种荣耀。这种出身背景,在入伍时占据着得天

独厚的优势。

这被各种原因刷下来的二十名预选兵员,其中也有一些家资殷富的,便通过武装部的关系,想疏通一下走走后门。在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下,我们

三人当然不敢有半点儿马虎。

剩下的四十人,竞争更加激烈。很多应征青年家属,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进入特卫局服役,那简直是想尽了办法。有的直接通过武装部联系我

们,还有的直接动用了县委县政府的关系,给武装部施加压力。但是我们接兵,是很少受到武装部干涉的,他们在耳边也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建议

作用,没有决定权。

这天晚上,我和于科长、史参谋坐在一起,共同对这剩下的四十个名单,做进一步敲定和筛选。但是话说回来,从上千名应征青年当中,挑选出

的这四十名全是精英,各有所长。他们都是通过了严苛的体检和政审,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合乎标准。如果说是再要刷掉十位,那你必须得给应征

青年和其家长一个合理的理由,否则难以服众,甚至被人误认为是暗箱操作。经过商议,我们决定对这四十名预选兵员,进行简单的文化课考试

以及体能测试,根据每个人的综合素质,敲定名单。

第二天上午,在武装部的配合下,我们召集这四十名应征青年,进行了一场文化课笔试;当天下午,又组织了一场体能测试。

就这样,三十名兵员,终于正式敲定。但是不到最后一刻,兵员名单一直握在我们手中,不会提前泄露。很多应征青年家长委托武装部过来探听

消息,却都吃了闭门羹。

接兵工作基本上算是进入了尾声,于科长和史参谋如释重负,让我留在酒店,他们则出去游玩散心。作为一名军衔最低的士官,我当然不能和领

导争什么,于是欣然同意。然而,接下来的事情,却让我有些应接不暇了。

武装部的工作人员,一上午的工夫,带着三四名应征青年的家属来我们下榻的房间拜访,并奉上了一些当地的特产。我是千推万阻没能抵挡得住

家属们的热情,迫不得已收下了这些特产。当然,收也要讲原则,凡是在名单之列的家属送来的东西,可以酌情接收一下,对于一些比较名贵的

礼品,当然不能收。但是即使这样,我心里仍然忐忑不安。临来的时候,领导千叮嘱万嘱咐不能收受应征青年家属的财物,在我心里,哪怕是收

一分钱,也算是违反了规定。但是在那种氛围之下,如果不暂时收下的话,简直是无法拖身。我这才意识到于科长和史参谋为什么要躲出去了,

他们难不成也是担心遇到这样棘手的情况?

望着房间里的一堆礼品,我左右徘徊,心里不断地自我安慰了几句,我决定把这些事情向于科长汇报,看他怎么处理此事。

武装部的一位副部长告诉我说,在基本上确定名单的情况下,家属们送点儿东西表示慰问,这不算什么。武装部那边收的慰问品更多,都快排成

一座山了。所以让我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。

一句‘慰问’,把这种收受礼品的行为,美化的让人感动。而实际上,这种‘慰问’也并非是空穴来风,在酒店里租住的很多接兵干部,现在基

本上都到了应接不暇的时候。很多应征青年家属,在武装部的关系下,来酒店送礼‘慰问’。现在各个部队的兵员名单都已经基本确定,应征青

年家属们送来慰问品,也并非是要疏通什么关系,更大程度上,意义在于请求接兵干部回部队后对其子女多多关照。

于科长和史参谋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才回来,这二人几乎喝的是酩酊大醉。看的出,他们玩儿的很愉快,一回来就跟我吹牛逼,讲述他们在县城里

游街逛巷的传奇经历。我只当是听故事一样,满足了一下二位领导的虚荣心。但后来于科长发现了房间里的礼品之后,猛地就收敛了所有的兴奋

,开始对我兴师问罪。于科长说:你小子!我把你留在家里,不是让你收礼的!你收这么多东西干什么?这是贪污受贿,你知道吗?

我向他解释道:实在是盛情难却啊!我要是不收下,那些家属根本就赖着不走。而且他们也放不下心来。他们送的都是一些慰问品,廉价的当地

特产。这是他们的一份心意。我觉得,这应该不算是贪污受贿。他们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让我们对他们的孩子好一点,多关心一下他们的成

长进步。

于科长骂我思想长了毛,说哪怕是收受一分钱也算是贪污。性质很恶劣,影响很不好。

一时间我难以解释,问于科长应该怎么办。好在史参谋在一旁给我解了围,淡化了一下这件事的恶劣程度,批评了我两句,说是下不为例。于科

长倒也没再深究,拖着摇晃的身子回自己房间休息去了。

第二天上午六点钟左右,我和于科长、史参谋准备到外面的小餐馆吃早餐。但刚刚出了武装部门口,就见从一辆面包车上冲下四五个人,他们提

着钢管和棒球棍就向我们冲了过来。几乎是猝不及防,史参谋身上连挨了几棒子,于科长见势不妙扭头就跑。我赶快替史参谋解围,史参谋缓过

劲儿来,忍着伤痛与来犯者战斗,我们二人齐心协力,将这四五个人制服。

紧接着,武装部的几个工作人员也赶了下来。经过初步了解,这几个人竟然是那二十名当中一位落选的应征青年找来的,这名青年一心想要参军

入伍,但因为有亲属曾经练过‘法轮功’,被我们淘汰。但他同时也错过了其它部队,已经注定无法实现入伍梦想。这位应征青年觉得这种悲

剧是由我们特卫局的接兵干部造成的,于是便走了极端,叫了一帮朋友一大早就守在武装部门口,寻机报复。

闹事人员纷纷被扭送到了派出所,武装部副部长亲自过来慰问史参谋,查看了他的伤势后,决定送进县医院治疗。史参谋推说都是些皮外伤,无

碍。

我出去买了一些外伤药,以及一瓶红花酒,帮助史参谋涂抹伤处。史参谋愤恨难消,既觉得耻辱,又觉得无奈,忍不住破口大骂。我一开始以为

他是在咒骂那些持械偷袭的人,后来才听出,他骂的人是于科长。我这才记起,刚才在遭受袭击的一刹那,于科长使出了百步穿杨,一溜烟便不

见了踪影。史参谋骂他是逃兵,是孬种。我劝慰了他几句,说于科长毕竟是机关干部出身,没在基层呆过,身体素质一般,因此遇到突袭寻求自

保也在情理之中。

史参谋拍着我的胳膊,说我是好样的。遇到事情不退缩,不当缩头乌龟。我谦虚了几句,一笑了之。

也许是我的悉心照顾,感动了史参谋。史参谋试量了再三,告诉我说,这次姜副团长派我来接兵,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‘阴谋’。

###165章 孙悟空的金箍棒

但是没容史参谋继续往下说,于科长便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。

见到于科长,史参谋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。堂堂的一个科长,这次来海唐县接兵的最高指挥员,结果遇到情况后撒腿就跑,置下属于不顾。这种

行为,实在令人感到耻辱。

但是没想到的是,于科长一进门就反客为主,冲我和史参谋骂了起来。他骂我们不会随机应变,遇到袭击缺乏防备意识,让别人有机可乘。这样

一来,简直有损特卫局接兵干部形象。而且,在这种情况下,不应该恋战,在武装部门口,两个特卫局接兵干部与群众扭打在一起,这是什么形

象?更何况,万一被媒体拍到这一场景,我们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……

于科长掐着腰愤愤不平,史参谋忍不住反问:照于科长这么一说,你遇到袭击后撒腿就跑,这就是保护了特卫局接兵一部的形象?

于科长被将的满脸通红:你-----史参谋,请注意你的身份!你们俩这次跟我过来接兵,让我很失望。先是李正收受地方贿赂,接着你史参谋又

被地方青年打伤。这些事情要是被领导们知道了,你们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。

史参谋冷哼道:那也总比当逃兵强!在战时,逃兵会被拉出去枪毙的!

于科长大骂:反了反了!我马上就会向上级反映,我会将你们的所作所为,如实反映给团领导!

史参谋怒道:反映吧!必要时,我也会将你今天抱头鼠窜的光辉事迹,跟上级反映一下。自己当了逃兵不说,反而还埋怨别人顽强战斗,于科长

你算什么领导?

于科长见事态进一步扩大化,倒也率先和蔼了几分,说道:算了算了。你看我们这是干什么!大家都不容易,就不要相互拆台了。这个,史参谋

,你的伤怎么样了,不要紧吧。用不用去医院看看?

见史参谋抛出了和平鸽,史参谋也没再继续与之争辩。而是敷衍地说了句:不用。

却说史参谋受的都是些皮外伤,并无大碍,不一会儿工夫便能行走自如了。于科长对着敲定的名单相了一会儿面,然后打开电脑上网搜索出一部

叫做《七品芝麻官》的电影,兀自地欣赏起来。到了中午,史参谋招呼于科长出去吃饭。于科长似乎仍然心有余悸,说是给他捎饭回来,他电影

还没看完。

史参谋带着我出了酒店,去了外面的一家餐饮,坐了下来。我建议说于科长还在等饭吃,我们不如打包回去得了。史参谋冷哼道:饿他一会儿,

让他好好反省反省!

更难能可贵的是,史参谋还要了几瓶啤酒,跟我碰了几杯。史参谋说:小李啊,你小子够义气。今天我豁出去了,给你交个底。

我试问:什么底?

史参谋轻叹了一口气:刚才在房间里,我本来想告诉你的,可是于科长突然赶了回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