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相关 (118)

用心,事倍功半。

因此我只能采取另类手段。

饭前与曹队长的争辩和顶撞,便是我的另类手段。

我料想这么与曹队长一闹,势必会引起教导员的密切关注。即便是他假装无动于衷,也必定会在心里权衡一二。至少,我的反抗,会引起教导员

的共鸣,就此而言,他十有八九便会暗示我向他靠拢。

这就是官场上的明争暗斗。权利二字,就像是金庸笔下的倚天剑屠龙刀,领导之间明争暗抢,都想凌驾于别人之上。表面上稳重谦和的教导员,

虽然并没有表现出与中队长争权逐利的苗头,但是就人的本性而言,他必是不甘心如此。

进而言之,我与曹队长这一顶撞,既是直接表明了立场,也深深地触动了教导员的心弦。他何尝不想像我一样,明目张胆地与曹队长的霸权主义

一决高下。我做了他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,因此教导员如同稍微有一点政治敏感性,便会积极地拉拢我。

当然,我心里明白,即便是教导员暗示我向他靠拢,也只是将我当成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。他会很谨慎地拿捏好分寸,拿我去将曹队长的军,我

这颗棋子的死活,却对他整个棋盘来说,影响不大。

此时此刻,教导员虽然没有把话挑明,却也相当于放出了和平鸽。

教导员是个聪明人,他当然不能太直接,只能接着含沙射影地说道:以后要是遇到了什么情况,过来找我谈。无论什么事情,总会有解决的办法

我点了点头:谢谢教导员。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。

教导员微微一笑,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:关于你站岗的事情,我一直在跟曹队长协调。先忍两天,你毕竟是干部,安排你站岗本来就有悖常理。

我会为你争取的!记住我的一句话,与其自暴自弃,不如卧薪尝胆。以后,会有很多好机会等着你。

……

教导员并没有与我谈太久,走出他房间的一刹那,我突然被自己的举动吓了一跳。

我心想自己这是怎么了?我竟然也开始为自己的前途,阴谋算计起来。这不是我李正的一贯作风,也并不是我的本意。然而现实很残酷,在分下

中队的这段时间里,我越来越感觉到,一名年轻干部,没有一个赏识的领导在前面铺路,是根本生存不下去的。为了生存,为了自己的理想,为

了不至于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斩尽杀绝,我只能冒险走出这一步棋。我没有过多的奢求,只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,尽自己全部的心力,利用

这一个平台,为国家为军队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。

仅此而已。

但实际上,经由我这么一闹,中队的格局,还真就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。

我与曹队长这一对峙,将在曹队长‘独裁统治’之下一直处于忍耐状态的教导员,一下子给激活了。我抛出去的是砖,引来的却是教导员的玉。

教导员开始拿捏着我这张牌,与曹队长进行了一番艰苦卓绝的争权历程。

这周末轮到曹队长休班,教导员当值。曹队长回家之前,生产组按照惯例杀了一头猪,并将猪肉分成三六九等,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送给了曹队

长。这一幕恰巧被我看到,没想到生产组组长换了一茬又一茬,这种巴结领导的工作作风,却一直被流传了下来。黑色塑料袋里,装满了生产组

组长的前途和希望;而曹队长的大肚子里,装满了用公家的人力和物力养出的猪肉。

晚上教导员安排看新闻、点名。其实从课程安排上,教导员已经开始与曹队长对立。曹队长值班的时候,晚上一般会安排各分队组织体能训练,

而教导员则安排看新闻和点名休息。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劳逸结合,实际上,却是教导员在拉拢人心。本来白天的值勤和训练,已经让战士们身心

疲惫,但曹队长却还要安排晚上加设体能训练,战士们一直是敢怒不敢言,意见颇大。而教导员的仁慈策略,则更大程度上拉拢住了民心。

而且,在看完新闻联播之后,教导员在点名时,很巧妙地拆了曹队长的台。教导员提到,白天同志们都比较辛苦,以后凡是我值班,我都会尽量

安排大家休息调整。人毕竟不是机器,白天练晚上练,哪还有什么精力站好岗,放好哨?

这一举措,得到了中队全体干部战士的共鸣和响应。很明显,教导员这一招很奏效,以自己的仁慈衬托出曹队长的残忍,干部战士心里自然有一

杆秤。教导员还自作主张地打出了我这张牌,跟曹队长唱起了反调。曹队长以前对我的定位和评价,被教导员一条一条进行了颠覆。教导员很客

观地罗列出了我身上优缺点,觉得功大于过,希望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,更不要将八百年前的错误搬出来。教导员还将我之前在学兵队、

局里团里取得了成绩,一一举出来分析,最后得出了一个与曹队长截然不同的结论:李正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年轻干部,我希望中队的老干部,要

对他多多帮助;分队骨干和老兵们要多多配合。以后中队将给李正同志更多发挥特长的机会,不能埋没了人才啊………

###184章 龙争虎斗

我在下面听的屁股发热,有些坐不住。敢情这是我以实习干部的身份回到二中队之后,受到的第一次表扬。如此深刻,如此真切。当然,尽管这

种赞美,带有某种功利性的成分,却无疑有着深远的扶正意义。

最后,教导员还做出重要决定:从今天晚上开始,取消一区队副区队长李正同志的岗哨。我一直不太赞同中队的这种安排,干部就是干部,战士

就是战士。干部有干部的工作,战士有战士的工作。战士站岗,干部查岗,怎么能混淆起来?通信员注意,给李区副安排好查岗班次,可以多安

排几班,让他更快地熟悉中队的警卫情况。

不知为什么,一听到教导员为我作主,取消了我站岗补哨的不合理安排,我竟然有种想哭的冲动。但是理智一些分析开来,我觉得教导员已经正

式摆明了立场,与曹队长分清界限,不再让曹队长一手遮天,努力用自己的主张和管理,影响全中队。当然,教导员这腰杆子一硬,的确也让全

中队官兵另眼相看。在此之前,战士们一直觉得教导员是个软骨头,曹队长说一他不敢讲二,他值班时的所有安排和决定,都是紧密地围绕在曹

队长的思路之上。大家一直把教导员当成是曹队长的跟班,没有实权,说话没有份量。但现在这一刻,教导员的确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

点名过后,教导员将我叫到了他的房间。

教导员说道:这段时间你要多查岗,多了解一下战士们的想法。这也是你在群众当中树立威信的最佳时机。现在我顶着这么大的压力,给你铺平

了路,以后该怎么走,你心里得有个数。

我点了点头:谢谢教导员。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。

回到分队里,我觉得长期压在心里的石头,似是减少了一些份量。教导员在官兵们面前解除了我的禁锢,不管他处于一种动机,至少我也算是有

了一棵可以乘凉的大树。只要我善加利用,教导员完全可以成为我成长进步的桥梁。

正准备去洗漱,区队长又派人将我叫到了他的房间。我一走进去,区队长就连声说了三个‘好’字。他还告诉我说:最近我一直在为你争取,终

于等到了这一天。我一直就觉得让干部站岗上哨不合情理,每周一开例会的时候我都要提到。好在现在领导终于领悟了,以后你不用再像战士一

样站岗了,要拿出更多的心思来用在工作上。你放心,有什么事我可以给你撑腰。好好锻炼吧。

他的话让我为之一怔。我发现有些领导非常擅长揽功逐利,区队长见教导员在点名的时候摆明了立场,对我进行了大力表扬,并撤销了我站岗上

哨的决定,于是干脆将这一功劳往自己身上一揽,就好像之所以有今天,是他一直在为我争取。我当然不是傻瓜,也不会完全相信他的话。他只

不过是见中队风往哪边吹,他就跟着往哪边倒罢了。

但我还是说了几句感激客套之言,没有直接把真相挑明。

其实干部的查岗工作,是干部接近战士、了解战士思想情况的一个重要平台。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时机,利用查岗查哨的机会,积极与战士

们谈心交心,树立自己的威信。

然而好景不长,周末过后,曹队长休班返队。他一回来就听说了教导员自作主张的几个安排,顿时勃然大怒,找到教导员理论。当时我正要到训

练场上去打一会儿沙袋,无意当中听到了教导员房间里的争吵声。

曹队长:陈教员,你对李正的安排,为什么不提前跟我通个气儿?

教导员:曹队长,我是教导员,不是小教员。对于李正的事情,我是深思熟虑过的。我觉得他是一名非常有前途的年轻干部,我们应该给他一个

平台!

曹队长:你可真是慧眼独具!难道你还了解李正这个人吗?他这个人缺乏组织纪律观念,甚至顶撞领导,侮蔑上级。中队如果不压着他,他肯定

还会给我们捅篓子。他当新兵的时候,就能翻墙出去勾引良家妇女,现在成了干部了,说不定会捅出更大的篓子。到时候我们中队还想评先进,

你我还想升职?做梦!

教导员:八百年前的事情,至于统统搬出来吗?我跟李正谈过,他现在变化很大,他一直想好好干。

曹队长怒斥:你不要被他的表象所迷惑!

………

二位中队主官的争辩,由于双方情绪的激动,声音越来越大,就差动手了!这也就意味着,教导员已经开始正式向曹队长‘宣战’,争夺决定权

曹队长见一直逆来顺受的教导员拆自己台,还跟自己顶撞,不由得怒火中烧,强调起了自己的主导地位:陈教导员你要明白,我是军事主官!凡

是警卫和军事训练方面的事情,都是由我负责!你的主要职责,是管好生活,管好人员思想,配合我协助我。而不是拆我的台!

教导员也不甘示弱:但我还是党组书记!你在管理方面有问题,我当然要管!亏你想的出来,让一个刚刚分下来的年轻干部,去站岗上哨,你还

有原则吗,还有党性吗?你这明显就是打击报复!

曹队长提高了音量:你他妈的放屁!我这是在锻炼他培养他!别给扯什么党性,原则,你那套空洞的理论,我不想听!我现在只想通知你,以后

不要插手警卫和训练方面的工作,履行好你的本职就行了!

教导员也提高了音量:监督你的工作,也是我作为党组书记的本职!纠正你的错误,就是在履行本职!

………

激烈的争辩,最终还是渐渐地平息了下来。当曹队长怒不可遏地开门出来时,外面已经‘潜伏’了好几个干部战士,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。曹

队长在教导员那边吃了一肚子气,见有人在楼道里偷听,不由得勃然大怒:都给我滚回去!听什么听,有什么好听的?

众人纷纷散去。

###185章

一时间,全中队上下,掀起了一阵轩然热议。在战士们当中,也迅速地分成了两派,一派力挺教导员,一派力挺曹队长。

而这二位中队主官的明争暗斗,却仍然在延续。

确切地说,我没想到,事态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。

但实际上,曹队长在二中队根深蒂固,教导员要想与之抗衡,并不是一件易事。

周一由于二位主官的冲突,导致原本应该在上午进行的中队例会,改至下午召开。全体干部参加。

但是在通信员通知干部们开会的时候,却唯独落下了我。直到会议召开后,教导员点名时,才重新让通信员跑步通知我。

当我走到会场的时候,全中队干部都已经到齐,将近二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,让我颇有些尴尬。

教导员皱眉瞧向我:干什么去了,要开会不知道吗,都在等你。

我解释道:没人通知我开会。

而实际上,以前中队召开干部例会的时候,从来没叫过我。在某些程度上来讲,曹队长压根儿就没把我当干部用,每逢开会,他要么让我值班,

要么让我组织训练。公司干部例会对于我来说,算是个新生事物。

教导员又将目光瞄向正在给曹队长倒水的通信员身上:通信员,开会你没通知李区副?

通信员红着脸道:没----以前开会的时候,都,都没有一区副。

这时候曹队长轻咳了一声,通信员赶快改口:是,是忘记了,忘记了。

这样一来,事情的真相似乎已经很明显。曹队长一直暗箱操作着例会名单,把我拒之例会门外,肯定也是曹队长一手谋划。中队的格局很微妙,

通信员属于曹队长的亲信,而文书则属于教导员的亲信。这种微妙的关系,牵扯到非常复杂的利益纠葛和人脉元素。队部就那么两个主要的角色

,一个是通信员,一个是文书。通信员和曹队长是同一籍贯,文书和教导员是同一籍贯。其实从一开始,文书也是曹队长的亲信,教导员相对比

较孤立,有时候连室内卫生都没人收拾。后来教导员在晚上查铺的时候,发现文书跑到地下室和做板报的杨广用笔记本电脑偷着看黄色录像,于

是以此为名撤了老文书,换了新文书。这个撤换的过程,恰好是曹队长休假的阶段。当他归队后已经是木已成舟,于是队部便出现了一人侍一主

的格局。比如说,队长有事一般会找通信员,教导员有事则会安排文书去干。二人房间的卫生,也在不经意中有了明确的划分,文书和通信员各

侍其主,是中队最受宠幸的两名战士。

而教导员故意拿我的事情做文章,其目的实际上是指桑骂槐。他批评通信员是假,暗喻曹队长是真。

经由教导员一做文章,曹队长脸上有些挂不住,拿起记事本想进入到开会状态。但是教导员并没有就此休手,而是愤然地一拍桌子:荒唐!副区

队长也是干部,新分下来的实习干部也是干部,他们是最需要学习,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