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黑心皇帝

幽暗昏沉的私牢中,金琰双手双脚都被沉重的枷锁束缚住,长长的锁链一直延伸到墙角。

他微闭着眼睛,清俊的容颜苍白了很多,素白的衣衫上也沾着不少触目惊心的血迹,更显十分狼狈。

有官吏接了一盆彻骨冰凉的冷水,“哗啦”一下狠狠泼在他身上!

刺骨的冰寒瞬间把金琰从昏昏沉沉中刺激醒了,他睁开双眼,望见官吏凶狠的脸:

“陛下要见你!”

金琰没说话,只见那官吏身后出现一个修长的身影,他一转身,赶紧恭敬地弓下腰来。

“你下去吧。”

林清回把官吏遣走,正色看向若无其事的金琰。

“这几天感觉怎么样?”

他褪去在楚毓面前的所有温柔,精致的眉眼中流露出与相貌不符的冷酷,还有隐隐约约的狠戾。

如果不是嗓子隐隐作痛,金琰几乎要笑出声来。

他当时并没有看错,林清回果真是个狠人。

本以为答应帮他,就可以免受刑罚,没想到林清回没有放过他。

金琰在这个私牢里吃了太多苦头,偏偏很多种刑罚都是残忍而不见血的,消耗了他太多的精神和力气。

他明白,林清回在消磨自己的意志,想让自己最后完全沦丧意志。

林清回需要他完全背叛北国,对付北国来兵,为大越所用。

金琰不可能向林清回示弱,便漫不经心地笑着:

“托陛下的福,没死。”

他声音沙哑地说完一句话,便不再言语,硬生生忍下喉中如同刀割般的痛楚。

林清回薄唇一勾,那张俊美得不似凡人的面容上出现一抹淡淡的笑意:

“你若是真的没事,便不会这么痛苦了。”

闻言,金琰腹中一股难以抑制的火气上涌,他咬紧牙关,很后悔当初选择参与楚泽鸿的计划,自告奋勇为北帝与楚泽鸿牵线搭桥。

若是没参与计划,他还是那个位高权重的北国重臣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沦为阶下囚。

他静静地望着金琰:

“金琰,我不跟你卖关子——你把可以调动昭武军的虎符下落告诉我,我就饶你一命。”

金琰心中一紧。

他果然是为了虎符而来的。

最初时,他们帮助楚泽鸿谋反的计划是这样的——

北国借故入侵大越边境,再由他议和,提出过分的要求,只要林清回拒绝,他们就有了开战的充分理由。

届时楚泽鸿可以直接起兵造反,北国人也可以进军大越。

他涉身大越,可以在楚泽鸿的帮助下自保。

算到了最后,他们没算中林清回会发现这一切,更会毫不犹豫地带走他。

他拥有一枚可以调动三十万大军的虎符,虎符代表了他家族的累累战绩。

无论是何人,只要拿到这枚虎符,就可以调遣三十万昭武军。

无论攻打对象是谁,都可以驱使他们卖命。

这样的宝贝,他怎么可能交给林清回?

“虎符不在大越,你不必找了。”

他完全不想考虑林清回所说的承诺,只是毫不在乎地冷笑一声。

林清回拧着眉,淡淡地看他一眼,摇摇头打破了他的谎言:

“据我所知,虎符就在京城吧。”

“你、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金琰平静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抹惊讶。

“不为什么,你用来保命的东西,怎么可能离你那么远。”

林清回不会告诉他,当初探听两人交谈的消息的时候,他的人跟踪金琰,无意中听到了金琰对自己人的安排。

一旦楚泽鸿举起反旗,他也有自保的法子,便是用虎符调动大军保护他。

只是林清回太早地带走了他,让这虎符没了用武之地。

金琰脸色一白,咬牙切齿地说:

“我死心吧,不可能把虎符给你。”

林清回也没生气,慢悠悠地用最无辜的语气说出最残忍的话:

“你不愿意也罢,刑罚很多,我不介意吊着你的命,一点一点地折磨你。”

此刻金琰脑海中天人交战。

给出虎符,就是背负上了叛国的骂名,他就算活下来,也无法回到故国,只能流浪异乡,苟且偷生。

不给虎符,他就要活生生痛死……

眼见着自己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了,金琰面色一狠,便要向墙壁上撞过去。

所幸林清回早就预判了他的行动,两个人立刻制住了虚弱的他,令他动弹不得,被带到林清回面前。

“我劝你别想着咬舌自尽,我会让他们制止你。”

“还有,既然你的虎符就在京城,那么我就算是找翻天也能找出来,到时候,你还是会背上叛国的骂名。”

林清回将这番话说得云淡风轻,精致得宛如戏偶的脸上都是阴冷的笑意。

他终于褪去了所有伪装的温润,展露出属于疯批的那一面来。

金琰此刻的面色不再平静,他有些惊惧地看着林清回。

这个皇帝的心,简直是黑透了。

“怎么样,你是答应,还是不答应?”

林清回笑起来,眉眼弯弯的分外好看。

金琰痛苦地闭了闭眼睛,寒声道:

“好,我说。”

在金琰给出了虎符的具体位置后,林清回立刻就让人去找,如愿以偿拿到了虎符。

虎符一出,天下大变。

三十万训练有素的昭武军加入了大越军的阵营,同北国士兵相抗衡。

北国人的气焰渐渐地弱了下去,最终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地界,不敢再与林清回抗衡。

现在,只剩下大越的内乱了。

“陛下,待我等斩下楚泽鸿首级,再为陛下祝酒!”

“你就算了,在陛下面前吹牛,你想丢人丢大发!”

朝堂之上,没有出征的武官们兴高采烈地谈着自己的梦想。

林清回看着他们,嘴角露出一点无奈的笑意来。

就在这时,有人不怕死地开始请命:

“陛下,右相一家为此次征战付出良多,右相家小姐又是聪明婉慧、知书达礼,极为适合填补后位。”

“是啊陛下,秦小姐当皇后,乃是众望所归!”

“没错,秦小姐与陛下当真是顶顶般配啊!”

林清回的面色陡然冷沉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