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书库>大明:我真不想造反啊>第1002章 变聪明的金玉奴

第1002章 变聪明的金玉奴

焦柔抵达金陵,最开心的还是幕府当中官员,以及世子军大大小小的军官。他们数着日子,都希望小世子爷能够尽快出生,改变现在的窘迫局面。

没有继承人的宁王世子,总是让人内心不安。现在有了一个,也不能让人心安。

哪怕到头来朱裕只需要一个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,但在最后一天到来之前,人人都希望朱裕多练几个小号,以防万一。

大明就算是一直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,但嫡长子死掉的概率也不低。

倒不是权力争斗,而是封建时代的医疗环境限制下,小孩子很难顺利长大。

焦柔怀了身孕,更多的人希望其他三位世子妃也怀上孩子。

或是其他三位世子妃能够降级为侧妃。

最先收到消息的并非是其他人,而是金玉奴。

她在朱裕从小小的床上爬起来之后,用目光示意。

两人便一前一后,行走在皇宫当中:“夫君,当下幕府当中有许多人希望废除掉四位世子妃同时在位一事。”

她目光清澈,并非是为了权利而来,而是为了和平。

“理由。”

朱裕侧目,不禁看向一旁的金玉奴,这样的话从金玉奴的嘴里面说出,仍旧没有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
“四个世子妃,谁的孩子是嫡子?”

金玉奴的声音不大,问出来的问题却是让朱裕一下子就沉默了,这个问题并不复杂,回答起来却十分不容易。

尤其是想要解决问题,那更是不容易。

“玉奴,你是怎么想的?”

四目相对,朱裕问询下,金玉奴犹豫后道:“夫君既然日后会成为天下的主人,许多问题当断则断。臣妾是世子妃,按理说不该建议此事。但为了宁王府安稳,还请夫君尽快作出决定。”

朱裕目光前所未有的凝重起来:“你的意思是,必须现在就开始考虑子嗣,继承人了?”

金玉奴终于认真起来,不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开口:“臣妾希望自己的子嗣继承夫君的事业,但臣妾并无身孕,就算是有,也未必是男儿。想要让他继承夫君的事业,并非是容易的事情。”

“但臣妾有姐姐妹妹,她们就算跟臣妾想的一样,但只要身份一样,日后她们的子嗣,必然会成为有心人拉拢,巴结的对象,到时候她们未必会如今日一样和睦,而是会分出一个高下。”

“日后的争斗,未必能够避免。”

朱裕在这件事情上面其实并没有多少发言权,他很清楚人的本性。在现实面前,过去的一切都会变的不堪一击。

不是谁都能够在利益面前守住底线。

“至于眼下,我倒是有一个法子解决问题。”

朱裕叹了口气,法子倒是简单,但却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“敢问夫君是什么法子?”

“谁先生下来一个男孩,谁便能够成为真正的世子妃,不是朝廷,皇帝册封的世子妃。”

朱裕的声音让金玉奴错愕的同时,也松了口气。

还好,夫君没有偏向,而是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
至少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算是公平的。

焦柔虽然快人一步,但也只是快了一点。

若是她肚子里面的是女儿,大家都还有机会。

毕竟朱裕他家真的是有一个皇位要继承。

“此事臣妾会跟姐妹们说清楚,相信她们也明白夫君的一片苦心。外面的朝臣们,还请夫君说明情况,让他们安心。”

金玉奴的谆谆教诲让朱裕错愕,脸上不禁泛起苦笑。就想好自己是两个人当中,犯错误,正在挨训的那个人一样。

让他意外,也不意外的是,金玉奴比自己想象当中的更加成熟,已经可以独当一面,处理许多问题了。

甚至后宫的问题,自己都没发现,人家就发现了。

“还有便是,夫君既然是世子爷,未来的天下主人,身边只有几个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儿!前些日子不是还有西南夷希望跟夫君联姻吗?我看这是最好的姐会,只有让他们知道夫君您对他们的建议上心,他们才会假模假样的投靠夫君,而不是现在就掀起叛乱。”

“???”

朱裕一怔,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自己对金玉奴的判断,此人的才智,老成程度远远超过自己的想想。同样的话,换做是唐伯虎,或是其他老臣来说,一点都不违和。

这的确是某些人认为的老成之言。

但这一份老成,唯独跟金玉奴没关系。

“这些话是有人教你的?”

朱裕出言问询,的道德却是一双大白眼。

“夫君若是觉得是有人教导臣妾这样说话,那臣妾自然是百口莫辩。何况臣妾变成今日这个模样,是夫君从武昌那日后,逐渐改变的。”

“臣妾今日所做,只是想让夫君不需要一个人面对整个大明。”

朱裕不自觉的伸出手,在金玉奴的目光下捏了捏他的脸蛋,随后又贴了贴她的额头:“没发烧啊。”

“夫君!”

金玉奴紧咬贝齿,杀人的心都有了。

但眼前的人不能杀。

“夫君既然觉得臣妾是胡说八道,那以后臣妾索性不说话了,夫君想要臣妾怎么样,臣妾就怎么样。”

被金玉奴反将一军之后,朱裕脸上的从容消失不见,变得急促,他想要解释,但金玉奴压根不给他解释的机会,而是说道:“吕芳在崇政殿等你。”

“吕芳?”

朱裕猛地想起来昨天自己让吕芳去做的事情。

自己懒得跟一个没有未来的太监虚情假意,但吕芳并不介意自己多做一点事情。

现在吕芳回来,也带来了大明朝廷的第N手资料。

虽然不是第一手了,但朱裕相信,吕芳问出来的东西,绝对能够派上用场。

“让唐伯虎,吴应卯他们也来。”

此事并非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,而是整个宁王府都需要面对的路线问题。

如何应对朝廷,这是一个大工程。

“山东之战打还是不打?”

朱裕此刻犹豫了,毕竟山东很重要,但比山东更重要的是时间。

自己还年轻,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。

朱厚照只要还活着一天,此人就会给自己带来一连串的好处。

没什么比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跟一个大明的明日之星对比,更让人动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