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生在广州的变化,同样也在福建发生,不过张璁的手段更好高明,也更加犀利。
迁移百姓一事,福建少有人拒绝,此地八山一水一田,老百姓活下去的难度不小,也就是靠着海贸,这片土地才逐渐繁华起来。
而这繁华,也只是出现在某几个港口,港口之外的土地十年如一日的没有任何变化。
张璁无法改变这一现实,也知道在福建大修大建不现实,便从码头下手!
福建最不缺的便是良港,不管是已经没落的泉州,还是现在的月港,大大小小的港口遍布在海岸线上,让福建的海贸极为繁荣。
张璁看在眼中,用强悍的行动力,在世子军正式进入福建之前,就获得了军户的支持,他不怕变革,论及手段,比夏言还强,正是此人跟嘉靖皇帝改革,干翻了文官。
只可惜张璁现在年纪已经不小,寿命也不长,很快便病逝在朝堂上面。
随后嘉靖再也无法彻底掌控朝堂,随后的首辅要么是夏言这样看嘉靖不爽的,要么是严嵩这样利用嘉靖的。
君臣合作再也不存在,只存在于历史当中。
谁让张璁发家是因为他支持嘉靖,在大礼议上旗帜鲜明的支持嘉靖皇帝,成为佳境的死杆。
随后靠着手段成为首辅,让嘉靖前期有中兴大明的迹象。
事实上,正德皇帝之后,大明只要不乱搞,就能一点点恢复元气。嘉靖跟张璁客观上加快这一速度。
而这也是朱裕敢将其放在福建担任巡抚的根本原因。
张璁的能力,是胜过这个时代的夏言的,跟唐伯虎等人想也相差无几。
要知道唐伯虎他们是在官场上面锻炼了一两年的时间,才逐渐成长起来。
而张璁在短短时间内能够崛起靠的是自己,而不是朱裕对他有多支持。
朱裕在金陵给予张璁的唯一支持便是任命他为巡抚,给他了巡抚该有的所有权利。
“诸位,世子军正是接管福建防御,你我也能安心睡觉了。接下来如何发展福建,让这片土地成为沃土,全靠诸位的手断了。”
当世子军真正抵达的时候,带队的军官蓦的发现,好像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,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士兵,并且接管大大小小所有城市的防御就行了!
福建的军队,自然是守备军为主,都是卫戍。这里的军队根本承担不了多少作战任务。
哪怕是有倭寇的时代,福建也不用担心。
更别说倭寇不来,朱裕都要杀过去。
现在安全问题解决,张璁提及的问题,布政司的官员们纷纷点头,十分认可:“巡抚大人所言甚是,当下有了世子军护卫,咱们也能安心为世子爷做事。这迁移百姓到现在也有七八万之多,随后一年内,还有三十万起步!”
“太少了。”
张璁摆摆手道:“世子爷要的不是几个人迁移到南方,而是将南方变成我大明行省。诸位同僚都是布政司的官员,但左右布政使只有两人。现在若是让南边尽快多出一两个行省,诸位都有机会南下,担任布政司,甚至是南边的六部尚书,阁老。”
朱裕的行政制度已经不是秘密,南边有六部,有内阁,俨然是一个小朝廷、但这个小朝廷没有兵权,六部之间不是一团和气。
更重要的是,小朝廷需要对金陵负责,下面的官员,甚至士兵都要不断轮换。
上下无法一心,自然不可能一心造反。
这是朱裕限制海外土地的根本原因,权力不集中,遇到问题可以一起合作,有独立自主权利。
但自上而下的权利来自于中枢,就保证这些人就算是想要造反,也无法成功造反。
甚至只要他们有造反的念头,就会被上下的人直接干掉!
“先在金陵也空出一些位置,正在等待半年甚至一年后的成绩。世子爷麾下有南直隶,六省土地,若是不出意外的话,今年还能增加四川西南地区的四省,到时候竞争会比现在激烈数倍!”
“哪怕是日后拿下京师,再度立下六部,小内阁,也只有九个位置!”
张璁循循善诱:“现在是你我唯一的机会,纵然不能入阁,也能争取六部的位置,甚至是南直隶的布政使位置。”
“世子爷的心很大,他也很年轻,可以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遥远的未来去。谁也不知道世子爷能够走到哪一步。但不出意外的话,那是一个盛世!”
画饼,张璁比其他人更擅长,也知道培养自己人。
福建的众多官员虽然不算自己人,但经过自己的手被举荐,升官,都跟自己有直接关系,那就算是自己人!
官场是江湖,但不是打打杀杀的江湖,而是人情世故。
福建官场虽然表面对自己尊敬,也对世子爷十分顺从,但私底下的问题一点不少。军户就算投靠自己,他们也不堪大用。也就是现在自己有了世子军的支持,才能更好地修路,扩建港口,以及发展福建大小城池!
尤其是那些沿海城市,可以作为一个个良港,更好的融入海贸当中。
福建上下,都为移民,以及权力变更忙忙碌碌的时候,暗流仍旧涌动。
好在一支支船队已经到达月港,在这片土地上面彻底扎根!
海贸需要无数的中转港口,这些港口会随着海贸一点点繁荣,更会让张璁获得无数好处。
他要整合福建的势力!
“推荐左布政使前往南洋,右布政司前往南直隶。”
他沉吟,将手下的人安排的明明白白,都是升官,但也远离了福建的权力中心,在无依靠!
升官之后,许多问题都会凸显出来。
“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干吧。”
张璁停下笔,看着公文上面的内容没有问题之后,便耐心将上面的内容一一抄誉了一遍,这才将公文送往金陵。
福建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被处理了,也该自己真正肃清吏治,加深改革了!
张璁作为幕后黑手,他一直都在等一个机会,一个真正掌权的机会。
他要的不是简单单的一时利益。
他是改革的推动者,他比朱裕更希望大明改革,在危机当中安然无恙再度中兴。
正德皇帝不行了,那未来的宁王世子,他可以取而代之!